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进一步推进我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,充分发挥文明校园示范引领作用,市精神文明办、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了“文明校园巡礼”主题宣传活动。今天,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领略宽甸镇中心小学的文明校园创建风采吧!
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中心小学办学百余载,学校占地面积12420平方米,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,46个教学班,现有学生1992人,全校教职工113人。目前,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,省、市县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师德标兵等占教师总数的60%以上。
学校坚持“赏识每个学生,为其一生快乐奠基”的指导思想,秉承“赏识育人,和谐共生”的办学理念,形成了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。学校先后获得“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、“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”、“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”、“丹东市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宽甸县教学质量模范奖”等百余项殊荣。
一、强化班子建设,打造团结高效的领导团队
学校党支部坚定政治信仰,严明党内纪律,把稳思想之舵,学校党政团结一心,在学校管理中,支部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,保证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。学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中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政治素质高,大局意识强,业务能力突出,工作无私奉献,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默默奉献的精神。共同的理想追求,促使各成员团结协作、互相尊重、互相包容、互相激励,推动了学校各项目标顺利实现。
二、强化队伍建设,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
支部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首位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积极传播正能量,维护学校良好形象。为加强师德建设,采取以下措施:“一个核心”即做有爱心教师;“两个结合”即表彰与处罚相结合,师德建设与业务提高相结合;“三个到位”即领导到位、制度到位、活动到位,每学年召开师德专题讲座、班主任工作交流会、师德承诺大会,谈心谈话、教师节表彰大会等活动,树好正面典型。在支部的带领下,全体教师积极向上,工作热情高,进取精神强,正能量足,凝聚力强,工作中能团结合作、无私奉献、尽职尽责。
三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,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
学校把赏识教育和丰富多彩德育活动相融合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开展“德育主题月”活动,做到月月有德育训练重点,对学生进行专项习惯培养。班级开展“星光闪耀”星级评比活动,每周评比卫生星、纪律星、文明星、进步星……激发学生进步的热情。少先大队通过班队会、重大节日等活动深入开展“爱国主义”、“传统文化”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,学习革命精神,激发学生爱党、爱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四、强化活动阵地功能,丰富学生文化活动
学校每年定期举办艺术节、体育节、科技节、读书节活动,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节活动增强学校的赏识育人活动氛围,提升学校赏识育人功能,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,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,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。学校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,开设了民族舞、古筝、合唱、绘画、剪纸、足球、电子琴、街舞等三十多个兴趣社团,学生有更多的展示个性和成功的机会,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,享受成长的快乐。
五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营造良好育人环境
为了创建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,将学校的阅读教育和赏识教育融为一体。前楼中厅用白玉雕刻的“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”,每个楼层创建开放式阅读平台——“书吧”,让学生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之中;“赏德、赏智、赏信、赏礼”布局上错落有致,色彩搭配高雅和谐,包含丰富的内涵;明理长廊、科普的班级赏识文化名片的构建,让每个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健康成长;楼道间师生的书画作品,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,让一面面墙壁,一条条走廊成为“主体的画”、“无声的诗”,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。创建风格各异的班级文化,让学生在自然、和谐、民主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,形成自信、乐观的精神面貌,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,而学校形成的良好学风、班风和校风,营造出了充满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。
六、加大投入,创建校园优美环境
为加强校园环境建设,学校维修改造校门、厕所、教室,对校园内的绿化带进行大面积改造,投入10万余元,使校园更加优美、洁净,给师生创造一个清新的教育环境。进入教学楼,各楼层的安全礼仪牌匾、文明警示语无声规范着学生的言行举止。学校窗明几净,鲜花盆景,赏心悦目,校园整洁,规划科学,布局合理,充满勃勃生机。
今后,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文明校园“六个好”要求,不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实效,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做出更大的贡献。